河南省教育新闻网

辅导孩子写作业是为人父母者的一场人生修行

[?? 大河报 ??] 作者:
2018-01-20 09:44:47 |

  辅导作业成了家庭的日常战争
  
  “深夜十点,听到一个女人的咆哮:‘是什么关系?’当我以一颗八卦心准备等待一段感情故事时,却听到下一句咆哮‘互为相反数!’”这是关于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的一个经典笑话,两声咆哮来自同一个女人,一个辅导孩子做作业的年轻妈妈。这笑话真是又搞笑又苦涩,每个家长都深有感触,辅导孩子做作业真是件苦差事,有人辅导做孩子作业心梗发作,有人在辅导作业过程中怒拍桌子拍成骨折,它可以把温柔端庄的淑女妈妈逼疯,也可以让原本小可爱们瞬间成为恶魔一样的存在。微信段子里,目前已经发展到,孩子戴着防爆头盔做作业,就怕爸爸一失控,会操起手中的棍子来上一闷棍。
  
  “谁不想做个温柔的妈妈,可是一陪孩子做作业,所有的努力瞬间崩塌。”陈女士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。对她来说,上一天班都没有辅导孩子做一个小时的作业累,“我不断地提醒自己,别发火,别发火,可最后总是功亏一篑”。
  
  “其实,从他放学回到家,这火就已经开始酝酿了。”陈女士说。因为跟儿子皮皮说过很多次了,放学后先做作业,作业做完了再痛痛快快玩,可是,皮皮答应得很好,可每次放学后不是开电视看动画片,就是趁妈妈不注意玩妈妈的手机,没有一次主动自觉地做过作业,“天天跟我磨,你不说他不做,上一天班晚上哪有心情,搞得我每天都要跟他干一仗。”一提起来,陈女士就痛心疾首。
  
  开始做作业的过程则是怒火逐步升级。“那题明明很简单,他就是不会,你问他上课听老师讲了没,说听了,听了也不会。你说气不气?!”陈女士说,“咋就那么笨啊!讲了半天,他迷糊着眼睛看着我,像一句也没听进去。”
  
  “我儿子现在五年级,我有点吃力了,陪着小崽子从一年级讲题到五年级,过两年真不会了啊。”提起辅导作业,林女士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林女士期盼着儿子上初中,因为她观察到身边的朋友,只要孩子上了初中,父母就不用辅导作业了。
  
  其实,到了初中是辅导不动了,一是孩子的作业难度加强,大多数父母搞不定了,另外,是对孩子也吼不动了。初中基本已经进入青春期,青春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,孩子能和父母说话已属不易。青春期的冲突集中于沟通,而不在作业本身。所以,网上才有写作业情况调查之“12岁以上,放飞自我吧”选项。
  
  辅导作业的冲突多集中在小学阶段,因为这是家长特别想给孩子养成好习惯的阶段,为孩子的学业操碎了心,无非是孩子不肯心甘情愿写作业。
  
  孩子为什么不肯写作业?
  
  “吃完饭了,赶紧去写作业去。”“认真写,好好写……”“写不完今天就别吃饭。”这是家长提醒孩子做作业的惯常用语,听话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自觉认真完成作业;不自觉的孩子也许会磨蹭一下,直到父母严厉警告,才不情愿地走到书桌前,边磨蹭边写作业。然后,在父母一声声“快点写,怎么还没写完?不要磨蹭……”的催促中,艰难地完成作业。
  
  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会排斥写作业?除了做作业真的是一件费力又费脑的苦差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当家长用以上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时,孩子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其实是:被命令、被控制。而对于“命令”或“控制”,大脑的第一反应是“拒绝”,而非“行动”。当家长命令孩子写作业时,孩子已经本能地在抵抗了。带着抗拒去做事情,效果怎么可能好?
  
  已经读初二的黄诺同学说:“其实,我们并不希望老爸老妈一直陪着,因为家长陪着就会不停地
  
  挑错、唠叨,有些题不会做也不敢问,因为他们讲题时没多少有耐心的。”
  
  反过来讲,家长为什么没有耐心、容易发狂?因为无法接受失控感,家长在发出指令时,下意识要满足的就是一种控制感。当家长看到孩子不主动做作业,或者把很简单的题答错,又或者粗心大意,家长愤怒的背后隐藏的是这样一个观点:你不应该这样,你不应该出错,你不应该不会做,你不应该粗心。
  
  家长想要控制感,孩子出于本能要打破控制。双方的斗争态势似乎一早就注定了。平心而论,在工作和学习中,哪位成年人会喜欢那些发号施令的人?谁又愿意处于被动的状态呢?当家长每天让孩子去完成作业,对孩子而言,就只是在完成老师的要求而已,他必然呈现的是置身事外的态度。
  
  只有当他从心底认同自己是完成作业这项任务的一分子,并且是最重要的主体时,他的大脑才会输出积极主动的信号。换句话说,只有这样,他才会有意识去积极主动完成作业。
  
  不要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
  
  一位家长坦言,辅导孩子做作业尤其数学作业时,她特别容易生气,因为她觉得这些题目如此简单,孩子理应会做,不会做说明没用心学习。偶尔耐着性子给孩子讲解,自觉讲得非常清楚,但孩子依然一副没听懂的样子,她就更加生气。但事实上,她没把自己放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看问题,当她滔滔不绝讲解时,用的是成人的逻辑和解题思路,孩子听上去却是费解的。这种自己清楚对方却听不明白的现象就是知识的诅咒。而家长会把孩子的听不懂看成对抗,以致情绪失控,对孩子一通大吼。
  
  五集纪录片《零零后》,细致地拍摄了几个零零后孩子从幼儿园直到高中的成长过程,其中不乏父母辅导作业过程中咆哮的镜头,一个已经读高中的男孩说:“小时候做作业,我爸一吼我,我的头整个晕掉,觉得天都是黑的。”对孩子来说,耳朵只听见父亲的吼叫,至于那些作业是什么?父亲讲了什么?完全听不到了。
  
  有些家长说自己忍不住想给孩子讲应该怎么写,其实是怕他写得不对,还要擦掉重写,觉得“那样太耽误时间”。但学习以及写作业,说到底是孩子的事,家长在陪写作业的过程中,过度地参与,反而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,也会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。家长不陪就不写,不讲就不写,不肯再主动思考。
  
  把写作业的主动权还给孩子
  
  改善与孩子的对立关系,从沟通方式开始。比如,把“吃完饭了,赶紧去写作业”换成“我们现在吃完饭了,接下来该做什么?”“先去写语文,写完语文赶紧背单词”换成“你想先写什么?”“快点写,别磨蹭”“别粗心,认真写”换成“写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?”这样的句式,这其实是在启发孩子由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思考,同时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答,转换说话方式,让孩子自己思考再说出来,比听父母的说教与指令更有长效。正如,“你要努力”和“我一定要努力”带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。
  
  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的白秀彩老师曾担任过十多年的小学班主任,对于家长辅导作业过程中鸡飞狗跳的现象,她认为,家长一定要有稳定的情绪,多肯定孩子,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,哪怕孩子比昨天有一点点的进步,都应该及时肯定,评价适时到位。
  
  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。很多人说孩子需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,好习惯的重点在培养,这个培养的过程也正是孩子不断强化目标的过程。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的好处是,孩子会更有参与感,而且当他们完成任务时,他们会更有成就感。
  
  不管孩子制定什么目标,充分尊重并帮助他执行即可。自己制定奖惩规则不仅有利于孩子培养参与意识,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。当孩子进步时,不要吝啬给他的鼓励。
  
  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从来都不陪女儿做作业,这样做,一是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她自己的事,二是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。
  
  不陪其实最考验的是父母,父母能否处理好自己的焦虑,能否坚定地守住自己的边界,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处理自己分内的事,做一个温柔而坚定的观察者,相信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,在孩子求教时才施以援手。这是孩子的成长,也是父母的修行。

责任编辑:王艺锜

浏览次数: 次

相关阅读: